受多因素影响,芯片概念股近期下挫,二级市场半导体行业维持低迷状态。 但许多投资者已经开始借壳基金布局芯片行业。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0日,近一个月来8只芯片/半导体主题ETF基金份额增加,共增加34.65亿只,两只基金份额超过10亿只。
芯片行业短期承压部分投资者逆势布局
但目前,已经有投资者反哺芯片行业。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0月10日,近一个月来8只芯片/半导体主题ETF基金份额增加,共增加34.65亿只,两只基金份额超过10亿只。
北上资金最近也悄悄地增加了筹码板块。 据证券数据宝统计,按区间成交均价计算,9月份以来半导体股份合计获得北上资金23.59亿元。 13只股票获得北上资金仓位超过亿元,包括温泰科技明星半导体兆易创新等。 在此期间,融资客户同时在仓库持有超亿元股份的还有韦尔股份。
市场人士表示,半导体公司业绩短期内不会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新规的太大影响,预计下三季报和年报总体看好。 例如,海光信息在招股说明书中明确了。 今年前三季度,公司预计营业收入36.7-40.8亿元,同比增长170-200%。 归母净利润6.1-7亿元,同比增长392-465%。
彭虎表示,短期内,美国对“掐脖子”关键技术的限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中国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国内半导体上市公司近期的股价波动也可能加大。 另一方面,全球半导体的上下游合作区域分工合作已是行业发展的惯例,人为分裂产业链限制技术合作也会对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同时也会给美国的相关公司带来市场份额和企业利润方面的损失。 从长远看,外部约束的负面影响将随着中国半导体产业技术自立的深化而被市场消化,“科技自主”将成为中国芯片行业发展的主旋律。
彭虎表示,美国对中国的科技产业技术限制不会放松,或者是中国半导体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生存环境。 危机与机遇并存,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有望迎来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中国半导体每年数千亿美元的市场需求,叠加2019年以来国内半导体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竞争结构不断优化的事实,有望在国内形成一定程度的供需内循环,促进半导体成熟工艺产品的广泛国产替代。 在此基础上,国内半导体先进工艺的技术突破设备自主化有望开展下一个第二步。 另一方面,新能源智能汽车工业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场景对非先进工艺半导体产品需求旺盛,从而促进国内半导体行业的技术自主和迭代创新。 国产替代的势头正在逐步展开,国内制造商也在努力抓住新的市场机会,在各个领域获得相对优势的市场地位。
“近年来芯片行业的新变化,客观上使得依靠进口发展先进技术越来越不现实,国内芯片行业的成熟进程仍有广阔的空间。 ”顾文军认为,比如汽车芯片大部分采用28纳米以上的工艺制造,国内芯片行业在发展先进技术的同时,要着力发展成熟工艺。 一是加强长板,强化技术,加大市场占有率。 在成熟过程的某个阶段,国内芯片市场份额超过50%,在全球市场中国芯片行业也有话语权二是牢牢抢占成熟过程相关的材料和设备,使其与成熟过程同步发展,夯实国产供应链基础,为今后的上升奠定基础
证券公司分析师表示,半导体领域上市公司盈利能力较强,看好半导体设备零部件主线。 华鑫证券分析师范益明表示,中报显示,多家半导体上市公司新签订的合同同比增加,为半导体设备企业全年及下一年的业绩增长奠定了充分的基础。 同时,上半年半导体设备企业盈利能力提升,国内半导体设备企业进入利润加速开放期。 国内厂商未来扩产大计相对明确,在美国进一步打压制裁下,未来国产新机台的验证工作有望积极推进,同时随着设备企业的积极研发,产品线不断丰富,市场空间进一步开放,未来全球晶圆厂资本支出景气的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