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包金用什么肥料好,他不怕理发师趁机行刺吗?
行刺?那是不可能的。清代从方方面面限制住了一切可能发生行刺的条件,想行刺皇帝,那真的是想多了。
我们都知道,明代人实行拢发包巾,就是把头发拢起来,然后用一个头巾加以固定,所以这样基本保证了头发全部保留。但是清代没有继承这一制度,他们留辫子。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他们的头发是不完整的,很多时候都是需要剃头发的,哪怕是皇帝,也免不了要时不时清理一下头发。
但同时,也给我们一种感觉。那就是如何保证皇帝的生命安全。我们今天坐在理发馆里,一般都是跟着理发师的节奏走,让我们干啥就干啥。那么,皇帝理发时难道也会听人摆布吗?而且,古代没有电推子,全部都是锋利的剃刀,要是哪个理发师对皇帝不满,难道不会发生行刺事件嘛?
毕竟这可能是唯一一个敢在皇帝面前玩利器的人了。要是一个不注意,保不齐皇帝就交代在当场了。
但细看整个清朝历史,没有一位皇帝死在了理发这件事上。那么,这背后又隐藏着哪些趣事呢?
难道清代皇族不理发,当然不是。其实,他们不仅理发,而且比普通百姓理发还要频繁。那么,他们是如何保证自己的安全呢?
其实,清代早就想到了这一层,所以设置了很多规矩。也正是在这些规矩之下,让理发师刺杀皇帝的可能性降为0。成为一个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身份限制,就刷下去了一大批理发师清代皇帝不是不清楚理发的重要性和危险性,所以在清点,能够给皇帝理发的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皇帝的身边人,就是贴身太监。
至于为什么要选太监,道理也很明显。毕竟选外人危险太高了,保不齐这个人的三亲六故因为某某关系被皇帝处罚,放这样的外人来到皇帝近前,着实是太冒险了。于是,清朝会选择太监来担任理发师。
而且,即便是挑选给皇帝理发的太监,也都是有讲究的。这些太监要从小就跟在皇帝身边,比较贴心的那种,如果是没有多年相处的那种,也是不能为皇帝做这种服务的。
尤其搞笑的是,清代还专门给这些太监取了名字,叫做“清发太监”。
这些人从属于清代内务府的“按摩处”,不仅包括理发,还时不时给皇帝捏脚,捶腿,按摩,总之做一切卫生保健的工作。算是能够接触龙体的特殊人群。
可即便如此,清代对于这些清发太监还是做出了很多严苛的标准和制度。
我们今天如果去理发店,一般都会听理发师的,人家让咱们动一下就动一下,左偏右移那都是很正常的。如果有些地方不好清理,按住脑袋或者拍着肩膀那都是常事。
但是在清代啊,你要是敢对皇帝这么做,那就是大不敬,估计做出这里面的1/10个动作,就被拉出去斩了。千万别以为给皇帝理发是一个小事,这里面有的是规矩和学问。
随机抽样加上苦练基本功,足以让很多人对这项工作望而生畏第一,皇帝每次选择清发太监都是随机的,不会固定选择某一个人,这就是为了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麻烦。要是有人固定做这项工作,一旦发生事件,是非常头疼的。
所以皇帝每次选择清发太监都是随机选择,这次是你,下次是他。而且,为了保证这些人也不会形成固定的机构,清发太监的队伍也存在优胜劣汰,新陈代谢。
皇帝会偶尔更换一批内务府官员,选上一批新的按摩所的太监来接替上一批,这样太监会贪污受贿或者做些错事的机会就更小了,而皇帝的生命,也能进一步得到保障。
再者,即便成为了清发太监,那你要面对的困难也是非常巨大的。想要做好这个工作,就必须十年如一日的天天苦练,因为哪一天不练可能技术就会退步。这个技能哪怕一辈子只能用上一次,也绝对不能偷懒。
因为清发太监也不一定就能保证自己一定会被皇帝选上或者一定会落选,所以为了保证自己手法娴熟,就要天天练。要是哪天皇帝找你理发,理好了那固然能够得到恩赏;要是手生了,理不好,那就是灭门九族的大罪过了。
所以,为了保证自己手不生,眼睛灵,一定要每日苦练。
最后,练习的方法也是很严苛的。
一般情况下,他们会先在自己或者别人身上试,先试着挂手背上或者胳膊上的汗毛。等技术练得差不多了,就改成练习冬瓜。
很多时候,摘一个大个的冬瓜,左手托右手剃,要保证剃得干干净净,而且还要保证冬瓜皮不破皮,还得保证两只手不能发颤,这才是最终效果。
其实可以想象一下,手里拿着一个大冬瓜,本来就压得手疼,还得细细挂上面的绒毛,而且冬瓜还不能破皮,这可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可即便是这样的工作,还是有很多人趋之若鹜去做,在这里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勇气。
理发时候的规矩多到你想象不到,还想行刺皇帝,先保住命再说吧其实,皇帝理发,也并不是每天都理。根据《清史稿》记载,皇帝一般会在每个月的初一,十一,二十一这三天理发。当然也有例外,比如赶上大朝会,或者祭祀大典等重大节日,也是需要盛装出席的,所以这时候也需要理发。
综合来看,就是每个月的理发不少于三次。而在这三四天中,不管是狂风暴雨还是暴雪严寒,皇帝都会雷打不动的理发,这时候,清发太监就要准备工作了。
而且,理发的时辰也有讲究,一般都是选在巳时。这个时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清晨7-9点,至于为什么选这个时辰,也是有说法的。
皇帝一般上朝比较早,大概在卯时,也就是5-7点上朝。上朝结束之后,还要去后宫给太后太妃们请安,等忙完这些,差不多也正好到了巳时。而且,这个时辰正是太阳升起的好时候,皇帝也觉得这个时候吉利。
红日喷薄,阳光普照,也能让人心情愉悦,如果太早,那皇帝还在睡觉或者在忙正事;如果赶在中午或者下午,那么太阳就要开始转移或者下山,说起来不够吉利。所以,一般都是选在巳时理发。
那么,现在清发太监选好了,日子和时辰也对了,是不是就可以理发了?当然不是,这里面的规矩还有的是呢。
(1)进入皇帝的宫殿之前,需要去除全部衣服,接受检查。
是的,你没有听错,要全部脱光,而且还要检查一下腋下,口中,双腿之间,都没有东西之后,才会放你进入下一道关卡。
(2)换上一套特制的衣服。
太监也不能光着身子给皇帝理发,也是需要穿衣服的,只不过穿衣服也是要穿内务府给你准备的。一般都是窄袖,无兜,轻便的短衣。之所以穿的这么“清凉”就是为了避免让人携带物品伤害皇帝。
(3)剃刀也是得宫里准备,不准带自己使用习惯的刀
即便保证了身上没有携带,还是得再加一层保险。那就是清发太监不准使用自己顺手的剃刀,而是只能用宫里准备的。这也是一层非常隐晦的保护,但是要是碰上太监使用自己的刀顺手了,用别的刀手生,那也就只能怪他自己没福气了。
好了,完成了这么多艰难繁琐的任务,终于可以给皇帝理发了吧。而真的到了这一步,才真的让人苦不堪言。
(1)清发太监必须右臂持刀,左臂不能触碰皇帝任何部位。
皇帝是九五之尊,不可能听从你的命令。我们今天理发,理发师还会让我们偶尔左偏右移一下呢,但是皇帝是不可能听从你的命令的。所以,这些清发太监只能右臂拿着刀,左臂是一点都不敢乱动的。
万一碰上皇帝的手或者肩膀,那就绝对是不可饶恕的死罪了。
试想,用一只手,还不能乱动的给皇帝理发,这是一件多么难做的事情。各位想想就能想到了。
(2)理发必须顺着剃,不能逆着。
这一条,其实就是为了讨一句吉利话:不能逆龙鳞。古代皇帝自诩为真龙天子,他的头发自然也就是龙鳞了,而如果顺着那是正常,要是逆龙鳞那就是“造反”的征兆了,所以为了这句“莫名其妙”的话,顺着理发也是死规矩,不能违背。
(3)最重要的就是要屏住呼吸,不能让自己的口鼻之气,被皇帝闻到。
这一点最严苛,也最重要。这些太监到底是卑贱之人,决不能在自己和皇帝有接触时,让皇帝闻到自己的口气甚至是鼻气,这都是大不敬,可能会掉脑袋的行为。
可怜这些人,不呼吸就没法活,一呼吸就得使劲绷住,千万不能让自己的“臭气”被皇帝闻到,这可就太困难了。所以,很多太监在进入这个行业之后,都会练习憋气的功夫或者提前在自己口中鼻中塞上一点和宫中相近的香料,这样即便呼出气息,皇上也会以为是自己的香料,不会怪罪太监。想想,也真的是费劲了心思。
(4)身边侍卫很多,乱动一下,就没命了。
别看有这么多限制,还是不能允许太监和皇帝独处一室,说到底都不能放下。所以,在太监理发时,旁边都会站着很多身材高大的侍卫,一旦发现太监有什么可能出格的动作,转眼就是灭顶之灾了。
所以,这项工作绝对不是一个简答的工作。皇帝在理发过程中可能会打瞌睡,可能会看奏折,你不能打扰,不能说话,身边还有一大堆侍卫盯着你,防止你有什么举动。而你,战战兢兢给皇帝理发,还是单手理发,顺着剃,还得屏住呼吸,这工作,想想都让人觉得疲累。
所以在《老太监的回忆》这本书中介绍光绪的太监陈喜顺给光绪理发回来之后,愣在当场很久没有说话,眼睛直直的看着前边,两条腿都像定住了一样,缓了很久才慢慢恢复了原状。透过这一点也能看出这份工作着实不简单。有着这么多限制,所以清代没有出现一次理发师行刺事件。但是我们今天拿出当年的这些事件一看,还是难免会会觉得搞笑,想想这就是历史真正的耐人寻味之处吧。
关于【铁丝包金用什么肥料好】和【他不怕理发师趁机行刺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