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专注农业科技产品质量有保 售后7×24小时服务
24小时咨询热线:4006666666
联系我们
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免费服务热线:4006666666
地址 :中国·北京
联系人:陈经理
您的位置: 首页>>热门话题>>正文
热门话题

蔬菜用什么肥料施肥快(大棚蔬菜为什么要在采收后追肥)

时间:2023-03-14 作者:admin666ss 点击:5次

今天给各位分享关于【蔬菜用什么肥料施肥快】,以及【大棚蔬菜为什么要在采收后追肥】的知识点。如果您能从中获取启发,那就是我们开心的事了,现在开始吧!

蔬菜用什么肥料施肥快,大棚蔬菜为什么要在采收后追肥?

由于大棚种植蔬菜土地是非常有限的,而且在大棚环境中不能让土地充分氧化,更换土地更加不方便种植。为了更好下批蔬菜种植和保收,所以要在采收后追肥来改善土壤结构。

现在咱们说说大棚蔬菜在施肥方面还存在一些误区,主要表现在:

1、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有机肥的碳氮比小,分解快,局部易产生高温和高浓度的氨及有机酸,容易引起烧根。故应将农家肥发酵腐熟后施用。

2、过量施用氮肥。仅靠施用单质氮肥来补充养分,致使土壤中的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随着棚龄增加呈减少趋势,致使土壤养分比例失调,从而诱发各种病害,如芹菜茎裂病、番茄脐腐病等。

3、施肥量过大。大棚蔬菜往往施肥量过大,尤其是化肥一次用量过高,易引起肥害,导致作物根系吸水困难,僵苗不发,叶片畸形,严重时作物逐渐萎蔫而枯死。

4、偏施化肥,养分利用率下降。当某种养分过量时,会产生拮抗作用,使作物表现出缺素症状。如氮过量引起缺钙,造成大白菜干烧心;土壤中盐分浓度高抑制草莓对钙的吸收,导致生理缺钙;钾过量降低了钙、镁、硼肥的有效性;磷过量降低了钙、锌、硼肥的有效性。

5、长期施用含氯化肥。氯能降低蔬菜中的淀粉含量,致使蔬菜品质变坏,产量降低,而且残留于土壤中导致土壤酸化易造成土壤脱钙,引起板结。

此外,施肥方法不当也容易伤害植株,如高浓度复合肥施肥时靠近根系,导致蔬菜叶片边缘像开水烫过,几天后焦枯。

二、科学施肥是实现大棚蔬菜优质、高产的关键。

大棚蔬菜施肥原则是:底肥为主,追肥为辅;生物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补充微肥。

1、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底肥在蔬菜定植前一周施用较好,与土壤混合均匀。追肥应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则,可以在距离植株7-10厘米的地方沟施或者穴施;追肥后要及时覆土、浇水,切忌施肥后不浇水;注意不要将肥料直接撒在地面或植株上,以免肥料挥发或烧伤蔬菜秧苗。

2、以生物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增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改良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生物有机肥分解时产生二氧化碳,可弥补大棚内二氧化碳的不足。

3、合理施用氮、磷、钾肥,补充微肥。结合大棚蔬菜的需肥规律,在合理增加施肥量的基础上,还应注意施肥方法。不同种类蔬菜对氮、磷、钾的需求量是不同的,茄果类蔬菜对钾、钙、镁的需求量大,结果盛期应保证有充足养分供应,一般在旺盛生长期前及时追肥;叶菜类蔬菜在结球期要保证氮、钾供应充足;根茎类的蔬菜应注意在根茎膨大前追施磷、钾肥和硼肥。总体上要求“控氮、增钾、补微”,即控制氮肥用量,增加钾肥,补充微肥,协调氮、磷、钾的比例。

4、不同的肥料施肥方法也不同。氮、钾肥作基肥施用,可以施得深些,有利于作物吸收利用。磷容易被土壤吸收固定,失去肥效,因此,应作基肥或在蔬菜前期集中施于根系密集的土层中。磷肥、锌肥不宜同时施用,因为磷、锌易产生拮抗作用,可隔1-2年再施。铁极易被土壤固定转化成难溶性化合物而失去肥效,可用0.1-0.3%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根外追肥。根外追肥应该在蔬菜需肥高峰期及蔬菜生长后期,最好选择在阴天或晴天傍晚的时候进行,尽量将肥液喷到新叶及叶子背面,以利于蔬菜吸收。,

蔬菜用什么肥料施肥快(大棚蔬菜为什么要在采收后追肥) 热门话题

增施有机肥料有些什么好处?

(1)有机肥料施入土壤以后,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会转化成腐殖质,腐殖质进一步分解,不但可释放出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硼(B)、铁(Fe)、锌(Zn)、铜(Cu)等肥料元素,供作物不断地吸收利用。

而且有机质分解后还能不断地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CO2)和水分。释放的二氧化碳不会被风吹走,全部成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因此,在设施内增施有机肥料,可有效地解决设施内栽培作物二氧化碳(CO2)气体缺乏的问题,使温室内二氧化碳的含量大大高于露天条件下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能大幅度地提高室内作物的光合生产率和产量。(2)增施有机肥料,可以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机质在土壤中,经微生物的作用转变成为腐殖质(即胡敏酸、富里酸和胡敏素)。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虽少,但对土壤性状和植物的生长状况影响是多方面的: ①它能够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促进团粒结构的生成,增加土壤的孔隙度,调节土壤的水气比例,使土壤的三相(固相、液相、气相)比例和理化性状更趋合理。从而提高了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改善了土壤的通气性能,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并使土性变暖。②它能不断地分解释放二氧化碳和氮、磷、钾、钙、镁、硫等矿质元素,除满足植物光合作用、生长发育对二氧化碳和矿质元素的需求外,还能刺激根系的生长发育,促进扎根。③它在土壤中呈有机胶体状,带有负电荷,能吸附阳离子,如: ④它具有缓冲性,能够调节土壤的酸碱度(pH)。土壤溶液处于酸性时,溶液中的氢离子(H+)可与土壤胶体上所吸附的盐基离子进行交换,从而降低了土壤溶液的酸度;当土壤溶液处于碱性时,溶液中氢氧根离子(OH-)又可与胶体上吸附的氢离子(H+)结合生成水(H2O),降低土壤溶液的酸度。因此在盐碱性土壤中,增施有机肥料,是改良盐碱地的最有效途径之一。有机肥料有多种多样,人畜粪便、作物秸秆、杂草树叶、各种饼肥、沼气液渣、酒糟、醋糟等,都是良好的有机肥料。在设施内施用基肥时,每667米2土地,可用8~10米3的畜禽粪+200千克有机生物菌肥,或饼肥,结合整地施入土壤内。也可以结合整地,翻压切碎的植物秸秆、树叶等,每667米2可翻压500千克左右,或鲜草1500千克左右。为防止秸草发酵分解时夺取土壤中的氮元素,每50千克干草中,可掺加1~1.5千克碳酸氢铵,翻压后,灌透水,地面见干时再整畦。追肥也应以有机肥料为主,一般在幼果迅速膨大期追施,特别是冬至前半个月左右,气温、地温都将进入最寒冷时期,为提高地温和保障二氧化碳的供应,一定要在操作行中追施有机肥料,可一次性追施腐熟粪干每667米22000~2500千克,或腐熟粪稀每667米22500~3000千克。追肥必须严格执行开沟、撒粪、浇水、覆土、盖膜同步进行。整个操作过程要在晴天上午拉开通风口以后进行,严禁阴天或傍晚时间追肥!以免氨气为害作物和防止增高温室内的空气湿度,诱发病害。追肥也可以结合浇水进行,每次、每沟冲施腐熟畜禽粪3~5千克或腐熟饼肥1~1.5千克,每20~30天1次。

硝酸铵钙肥料跟尿素肥哪个效果更好?

硝酸铵钙与尿素相比,哪种肥料的效果更好?对于这个问题,我们需要辩证的去看待。如果是作为基肥或者底肥使用,我推荐尿素;如果是作为追肥使用,两者都可以;如果是在酸性土壤中使用,硝酸铵钙的功能性更强一些。

1、硝酸铵钙。准确的说,硝酸铵钙虽然有硝态氮、铵态氮和钙,但是并不算是复合肥。而是通过一定的生产工艺形成的硝酸钙、硝酸铵的混合物,因为硝酸铵属于易燃、易爆的危险品,有着严格的管制。而农业生产中硝酸铵的施用效果比较好,为了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一些厂家通过一定生产工艺比如说熔融的硝酸铵与石灰混合时候形成硝酸铵钙,这时候的硝酸铵钙的稳定性是非常好的。

1.1水溶性好。对于硝酸铵钙来说,理化性质较为稳定,且有较好的水溶性。这也应了中学化学课本中“钾钠铵盐硝酸盐,都能溶于水中间”的说法。所以,一些优质的、高纯度的硝酸铵钙产品可以作为水溶肥使用。除了能够补充农作物生长所需的氮元素,也能补充钙元素。

1.2适合酸性土壤施用。硝酸铵钙的PH值在6-7之间,有很大的几率使用之后呈现弱碱性的状态。但是其中的硝酸钙、硝酸铵能够快速的溶解,而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只要以离子的形式游离出来就能被农作物的根系吸收。所以,即便是呈现弱酸性的几率较大,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也能快速的被根系吸收,残留量较为有限。所以,一些农技专家也把硝酸铵钙称为“绿色肥料”。

1.3肥效反应快。硝酸铵钙主要是提供硝酸根离子和铵根离子形势的氮肥,良种离子的游离性较强,可以直接被根系吸收,肥效反应速度方面是比较有优势的。一般来说,只要土壤含水量适宜,肥料施用之后2-3天就能表现出较为明显的肥效反应。对于改善农作物的缺氮、缺钙症状来说,效果是比较明显的。

1.4肥效持续期短,不适合作为基肥施用。硝态氮和铵态氮的一个缺点就是肥效持续期较短。一般来说,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肥效持续期只能保持7-10天左右。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硫酸铵和硝酸钾类的硝态氮和铵态氮产品。所以,从肥效持续期方面来说,硝酸铵钙更适合作为追肥使用。

2、尿素。农民朋友对尿素比较了解,也是农业生产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的氮肥之一。尿素的主要成分是酰胺态氮,施用之后需要经过土壤中脲酶作用转化成碳酸铵之后才能以铵态氮的形式被根系吸收。所以,尿素的肥效反应速度方面与硝酸铵钙相比有一定的劣势;在肥效持续期方面,尿素有优势。在农业生产中,尿素作为基肥施用是一个较为传统的做法,效果也是可以被农民朋友所接受的。一般来说,尿素的肥效持续期可以达到15天左右;而在肥料残留方面,尿素还是有优势。尿素施用之后在土壤中基本不会出现残留,也不会影响土壤的酸碱度。在对土壤的影响方面,尿素还是要比硝酸铵钙有优势。

因此,如果作为基肥使用,我建议使用肥效持续期有优势的尿素;作为追肥使用,如果您不在意肥料成本的话,尿素和硝酸铵钙都是比较好的选择;在酸性土壤中使用的话,两者也都是可以的。所以,尿素和硝酸铵钙那种肥料的效果好,需要您根据自己的需求来自主的进行选择。

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南瓜追肥用哪一种肥料最好?

我们农民种植南瓜追肥一项非常重要的管理,它直接关系着南瓜最终的产出量和品质。南瓜坐瓜期和结瓜期的水肥管理,应在南瓜坐瓜后,为了能够有效减少落瓜等生理现象,及时追肥和浇水非常关键。

建议每亩可施尿素和硫酸钾,一共分为2次进行。同时需要注意在追肥浇水后应中耕松土一次,南瓜在结瓜期果实正常膨大阶段,需要进行进行追肥一次。

南瓜植株在结瓜后期,因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和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逐渐减弱。这个阶段的肥水管理以延长叶片功能为主,浇水不能多。建议采用叶片喷施来补充植株所需要的营养,叶面肥以磷酸二氢钾或尿素溶液最好,每一周进行喷施一次,连续2至3次即可。

南瓜属于是喜温短日照作物,耐旱性强,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不过要以肥沃、中性或微酸性沙壤土最佳。生产的南瓜在栽培时必须施足基肥,在整歌南瓜植株的生长期应保证充足的肥水供给。

因南瓜果实相对较大,菜农必须做到科学的追肥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结果期的产量和品质,据当地老农说,也可喷施叶面肥和根部林冲肥用于追肥。南瓜每一周喷施一次叶面肥,并同时施用有机冲施肥,这样能够保证南瓜植株藤蔓生长更旺。

南瓜植保要点: 南瓜植株的瓜蔓徒长度会造成南瓜瓜数量的大幅度减少。为了避免植株瓜蔓徒长,种植户也应适当合理的控制氮用量,增加磷钾肥。

其次,对于已经开花的植株瓜藤中,多数情况下藤蔓只要开花结果,就会出现有黄叶、病残叶,菜农一旦发现应及时摘除,这样能够减少养分消耗,有利于南瓜植株结出更多的瓜,同时增加南瓜的产出量。

以上均为流芳根据自身和当地种植南瓜经验所总结,仅供大家参考!欢迎关注流芳,以便相互探讨。

关于【蔬菜用什么肥料施肥快】和【大棚蔬菜为什么要在采收后追肥】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标签: 蔬菜 肥料 施肥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