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叶片发黄施什么肥料,小麦出穗了还能追肥吗?
小麦是一种需肥较多的作物,整个生长周期要经历出苗、分蘖、拔节、孕穗、抽穗、开花、灌浆、成熟几个明显的生育时期。近日,就小麦施肥问题,笔者请教了省农业科学院土壤与肥料研究所所长涂士华。
对氮、磷、钾需求特点 小麦返青前,由于植株生长缓慢,营养体较小,对氮、磷、钾的需求量较少,但由于植株吸肥能力差,要求土壤供肥水平较高,对氮、磷、钾的反应比较敏感,是小麦养分的临界期;返青以后至抽穗,是小麦干物质快速积累的时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并进,代谢速度快,对氮、磷、钾的需求也增加;而在抽穗开花之后,根系的吸收能力下降,对氮、磷、钾的需求下降,体内养分的利用主要来自再分配。
自然条件下,小麦对氮、磷的吸收持续整个生育期,而对钾的吸收集中于抽穗开花以前。 吸收微量元素的特点 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少,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苗期和籽粒成熟期,应增强锌营养;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硼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顶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迟,雌雄蕊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结实。 3条施肥原则 根据耕地土壤肥力状况、小麦吸肥规律和产量要求等总结出以下小麦的施肥原则:
1。在有机肥为基础的条件下,有机肥与无机肥相结合。有机肥具有肥源广,成本低,养分全,肥效长,含有机质多,能改良土壤等优点,它不仅能促进当年增产,而且能保证连年增产,不断提高土壤肥力,增强农业生产后劲。
但有机肥由于养分含量低,用量大,肥效慢,当小麦急需某种养分时,还必须以化学肥料来补充,互相取长补短,才能达到提高土壤肥力和持续增产的目的。
2。施足基肥,合理施用追肥。
“麦喜胎里富,基肥是基础”。基肥可促进幼苗早发,培育冬前壮苗,增加有效分蘖,还能为培育壮秆、大穗、增加粒重打下良好的基础。 根据经验,基肥的用量一般占总施肥量的60%-80%,基肥一般以有机肥为主,同时配合化肥施用。
追肥也是获得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追肥的时期、追施肥料的种类、数量和追肥的方法等,都须根据土壤供肥和基肥施用等具体情况确定。追肥的时间宜早,多在冬前追肥;追施肥料多以氮肥为主,但当基肥未施磷肥和钾肥,而土壤磷、钾的供应又处于不足的状态时,应适当追施磷肥和钾肥;追肥数量应根据基肥的数量和具体情况,对供肥足的麦田,切忌过量追施氮肥,而且不宜追施时间偏晚,否则易引起贪青晚熟,导致减产。
3。化肥要深施。化肥作追肥时,均以5-10厘米深施为好,特别是碳酸氢铵、氨水等挥发性强的氮肥,更应深施,使之被泥土覆盖,防止挥发和流失。 典型施肥技术推荐
1。“促两头”型施肥技术。主要用于地力基础较好,越冬后群体较大,有倒伏危险的麦田。在施足基肥、培育壮苗、促进有效分蘖、达到足够群体的基础上,返青期(主茎7-9叶时)控制肥料以减少无效分蘖,抑制茎秆节间伸长,解决高产与倒伏、穗多与穗大的矛盾。
具体方法:有机肥2500-3000千克/亩、尿素10-15千克/亩、普通过磷酸钙40-50千克/亩、氯化钾10千克/亩一起用作基肥施入;拔节后按尿素5-10千克/亩、氯化钾5千克/亩施入攻穗肥。
2。“前氮后移”施肥技术。该技术是近年高产研究中提出的氮肥运筹新方法,主要使用于土壤肥力水平高,灌溉水条件好的田块,这些田块获得理想的穗数已不成问题,但穗粒数和粒重的作用相对增大。 具体方法:基肥按有机肥2000-2500千克/亩、尿素5-10千克/亩、普通过磷酸钙40-50千克/亩、氯化钾10-15千克/亩混匀施入;早春不追肥;小麦拔节后两极分化明显时肥水齐攻,结合浇水一般每亩追碳酸氢铵50千克或尿素10-15千克;小麦抽齐穗后结合浇水每亩施尿素5千克左右,以减少小花退化,促大穗增粒数;灌浆中期每亩叶面喷施1%-2%尿素加0。
3%磷酸二氢钾溶液30-40千克。
今年小麦大面积发黄是什么病?
小麦黄花叶病毒病(又叫梭条斑病毒病),纹枯病,小麦胞囊腺虫病引起的生长衰弱。虫害 红蜘蛛,在傍晚是分开始危害,白天温度升高后转到下边,危害不容易发现。
小麦叶子出现黄尖?
肥害:小麦施肥浓度高导致烧叶而发黄,应控制浓度。药害:除草剂和敌敌畏等药剂误用可导致发黄。缺素症:缺少微量元素可导致小麦叶尖发黄,需适量追肥。缺水症:若是干旱导致,应合理浇水。冻害:昼夜温差大会导致叶尖发黄。黄矮病毒病:注意防治蚜虫,选择抗病性好的品种。过度密植:光合作用会受到影响,应合理密植。
一、肥害
在小麦扬花期进行浇水施肥,有一部分肥料会粘粘附着在小苗尖端叶片上,由于肥料浓度太高,导致烧叶的发生。如果小麦尖端发黄符合田间肥料施洒分布规律,且是在施肥后出现,应当考虑此种情况。
解决方法:故此小麦的肥料用量应当严格按照浓度使用,并应注意施肥的品种和时机。
二、药害
因为除草剂、敌敌畏等药剂的误用,也会对小麦造成损害,并且此类药害会有小麦形成焦枯斑点。为了预防小麦药害,应做到严格对除草剂的使用控制用量,并且不能在麦田使用阔叶类杂草除草剂。
解决方法:小麦一旦发生药害便很麻烦,几乎没有好的补救措施,一般以预防为主。
三、缺素症
小麦缺铜等原因,导致微量元素缺乏,会使小麦叶尖发黄。
解决方法:小麦在浇水时,可以使用适当尿素进行追肥,并且及时使用叶面肥等肥料,可以增加小麦营养,但应在适当时期施肥,施肥浓度应当严格控制,避免肥害。
四、缺水症
由于浇水较少或者土壤难以保留水分,或者小麦无法正常吸收水分,各种干旱都会导致小麦出现顶部脱水性干尖。这种现象常伴有叶片卷曲、下部叶片发黄等现象。
解决方法:种植小麦应当合理选择土壤条件,适当浇水。
五、冻害
如果小麦的品种对温度过于敏感,加上遇到昼夜温差大的天气,可能出现尖叶发黄。此种情况可以根据天气进行判断。
解决方法:如果冻害不是特别严重,可以进行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兑水进行喷雾,如果小麦已被冻死,应当及早进行耕翻,补种其他作物。
六、黄矮病毒病
由蚜虫传播,小麦感染此病后,从叶尖开始发黄干枯,直到下部叶片发黄。
解决方法:1、应当选用当地抗耐病性比较好的品种,并且注意适当防治蚜虫,可以进行拌种。
2、如果确定小麦叶尖发黄属于黄矮病毒病,可以使用武夷菌素进行防治。
3、应当及时除去杂草,对于冬小麦,可以适当迟播,春小麦则应考虑各种问题恰当早播,冬小麦还可采用地膜覆盖。
七、过度密植
过度密植可导致小麦光合作用受到影响,此种原因也可导致麦尖叶片发黄,所以小麦种植密度应当适宜。
小麦发黄打过芸苔素和磷酸二氢钾多长时间变绿?
一星期后小麦基本上都变绿了,产量还非常高。
关于【小麦叶片发黄施什么肥料】和【小麦出穗了还能追肥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