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分蘖肥用什么肥料,用什么药能防止稻花香二号的倒伏?
稻花香的特性就是分蘖能力强、易倒伏,尤其在移栽时穴距小于30厘米时,极易倒伏。如果是普通的水稻品种还比较好处理,当时类似稻花香、越光这类优质米来说,除了常规管理措施外还需要一些其他的措施。再说了,分蘖多也不一定就会引起倒伏,只要分蘖在合理的范围内,不会对倒伏有太大的影响。
1、晒田。这是最常规的管理措施。也是控制分蘖和提高抗倒伏能力的一个比较有效也是成本最低的手段。如果不是在孕穗期的话可以采取“烤田”的晒田措施来控制分蘖,也就是晒田晒的程度比较大。
2、喷施芸苔素、磷酸二氢钾和微量元素。芸苔素是生物调节剂,可以调节作物的自身生长;磷酸二氢钾除了促早熟和提高结实率之外,还能补充磷肥,起到壮杆的作用;微量元素,可以完善作物的生长,对于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很有效果。尤其是硅肥、锌肥。
3、穗肥少施或者不施用尿素。一般的穗肥都是使用尿素和钾肥混用的方式。但是看您的题目描述感觉有点是前期氮肥用量过大,应该也有这方面的原因。所以建议您在施穗肥时就不要施用尿素了。
稻花香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分蘖能力强和易倒伏的特点,而且听去过五常的人说插秧穴距不能低于30厘米,否则极易倒伏。所以在下年的种植上需要注意这些问题。并且我还有个建议,既然稻花香易倒伏,就不要施用化肥了,这么好的优质品种为什么不施用有机肥呢?既提高品质能卖高价又能减轻倒伏的风险。
撒施的好还是喷施的好?
谢谢邀请回答问题。
硅肥对于农作物来说属于微量元素,对于水稻来说需求量却比其他作物要多,施用后增产效果表现明显。据试验,施用硅肥能使水稻的分蘖期延长,分蘖数及有效分蘖增加,水稻抽穗期提早1天,乳熟期和黄熟期提前,促使水稻早熟。也有资料表明,施用硅肥使水稻穗粒增大,千粒重增加,植株根系增多,基部植株茎节粗壮,上部叶片功能期延长,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及抗倒伏能力,使结实率和千粒重增加,产量提高4.95-16.53%。白浆土、草甸土、草甸黑土及老稻田都属于缺硅性土壤,施用硅肥有很好的增产效果。
常见的硅肥有硅酸钠型硅肥和熔渣、硅石灰、粉媒灰等制作的硅钙肥。熔渣、硅石灰、粉煤灰等是粗制的硅钙肥,含硅量较低施用量大,属于缓效性。硅钙肥料宜作基肥,硅酸钠型硅肥属高效硅肥,可作追肥。此外,谷壳灰和秸秆等也可作硅肥还田。
目前施用的硅肥多为缓效性的硅钙肥,最适宜用作基肥施用,当然是撒施为好。可以单独施用,也可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效果更佳。施用时力求撒施均匀,结合耙耕整地施入土壤为好。缓效性硅钙肥也可作追肥,但要注意应早施、深施。水田追施应保持浅水层撒施,施后深耘。
高效速溶硅肥在水稻分蘖盛期进行根外喷施效果比较好,每亩喷施100克,连喷2次,对水稻增产效果十分显著,一般水稻施用硅肥增产5-20%。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欢迎点评、点赞和转发,谢谢关注!
水稻抽穗期施什么肥用什么农药?
科学施好穗肥和和用药是水稻获得高产、优质、高效益的保证。据试验证明:水稻巧施穗肥,可增产15%-20%,有助于巩固前期有效分蘖,防止颖花退化和病虫害,促使稻穗良好发育。
水稻穗期用什么肥?
水稻抽穗期对施肥十分敏感,如在抽穗管理施肥不当导致根系活力降低,根系早衰,作物养分输送受阻,抗病性减退,按水稻专家的说法“水是水稻命,也是水稻的病”;“水稻能在水边生,不能在水里长。”所以,水稻出穗期施肥达到养根护叶增粒增重,植株青枝腊杆稻穗金黄二色的目标。
一、每亩施用穗肥量:如用硫酸铵需6公斤,用二铵需4-5公斤,追肥前灌水3-5厘米深,堵好上下水口,均匀播施,4-5天后再转为正常管水,水稻长势过旺、叶色偏浓、封行过早的田块或遇到低温、多雨、寡照和发生病害时,可不施、少施或延期施氮,也可施钾不施氮。
二、喷施叶面肥:喷施叶面肥目的是壮籽,提高成熟度和饱满度。从提高米质的角度考虑,不宜再撒施尿素等长效氮肥,而提倡在齐穗期喷施无氮或激素类的叶面肥,对水稻延长根系活力、保持活秆成熟、促早熟、防止倒伏、提高米质、增产增出米率等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水稻穗期用什么药?
重点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二化螟、三化螟、纹枯病、稻瘟病、稻曲病、条纹叶枯病等。综合采用农业和生态防治技术、诱杀技术、生物防治技术以及应用选择性、高效、环保型农药,实行达标防治,掌握好防治适期、药剂施用量、施用方法,每个农药品种每季使用不超过2次,避免害虫产生抗药性。推广噻嗪(扑虱灵)、醚菊酯、吡蚜酮等药剂防治稻飞虱,吡虫啉防治白背飞虱,丙溴磷、氯虫苯甲酰胺等防治稻纵卷叶螟,咪鲜胺、三环唑等药剂防治稻瘟病,杀虫双、杀虫单等药剂防治螟虫。推广应用苏云金杆菌(Bt)制剂防治二化螟和稻纵卷叶螟,卵孵化盛期喷施,可有效控制害虫并保护稻田天敌。稻瘟病和稻曲病常发区及感病品种种植区,选用枯草芽孢杆菌制剂、春雷霉素预防稻瘟病,井·蜡芽制剂预防稻曲病和纹枯病,井冈霉素预防纹枯病。水稻病毒病流行区,应用宁南霉素与杀虫剂配合使用,预防和减轻条纹叶枯病、黑条矮缩病等病毒病的危害。
1、稻瘟病:穗颈瘟必须提前喷两次预防药剂。一次在孕穗末破口期,另一次在齐穗扬花期,间隔 10 天左右。每亩用 20%三环唑可湿性粉剂 100 克或富士一号乳油60~70 毫升,加水 50~60 公斤常规喷雾。注意:孕穗末期、齐穗期必须用药;花期不能用药。施药应在上午8点前、下午4点后喷施。孕穗末期选用长效药剂。齐穗期打一遍药后,如果雨水偏多,5天后再打一遍药。
2、纹枯病:在拔节至齐穗期进行两次,间隔期7~10 天。方法为:20%井冈霉素粉剂每亩 25 克,加水10~50 公斤喷雾,必须喷到茎秆病斑部位。
3、白叶枯病:在串灌田块及白叶枯病易发病区,用20%叶枯宁75-100克兑水50公斤防治。注意控制发病中心。
4、稻曲病:每亩用5%井岗霉素300~350毫升(兼治纹枯痛)或40%禾枯灵75克或15.5%保穗宁80~100克加水喷雾防治。在水稻破口期前5-7天防治第一次,齐穗期再防治一次。
5、螟虫:在水稻抽穗期,掌握卵孵化盛期至低龄幼虫期施药。每亩用 5%锐劲特 60升对水 60 公斤均匀喷雾。施药时保持3-5天浅水层效果更好。一般应掌握在卵孵化高峰期后1周左右施药。
6、稻纵卷叶螟:在
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期防治。每亩用 48%乐斯本乳油80 毫升或 5%锐劲特 60 毫升对水 60 公斤均匀喷雾。
7、稻飞虱:每亩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60 克或稻虱净(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40 克对水60公斤均匀喷雾。防治关键时期为主害代低龄若虫发生期。喷雾时先田边后中间。
总结:水稻种植过程中需要在各个不同的生育阶段酌情的追施适当种类、适当数量的肥料,适当的施药防治病虫害来满足其不同生育期对不同养分的需求。包括氮磷钾三大肥、复合肥、微肥以及一些氨基酸、腐殖酸等叶面肥和喷药管理。
持续37度的高温会影响分蘖吗?
晚稻分蘖期遇持续37℃的高温,会影响水稻的分蘖,会降低水稻分蘖数,若是田间无水干旱,会严重影响水稻生育的进程。虽然水稻是耐高温作物,但过高的温度同样影响着水稻的生长发育,在孕穗抽穗期(生殖生长期)的影响远大于水稻苗期分蘖期(营养生长期)。
水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5℃-32℃,高温(35℃以上)会直接影响水稻的一系列生理反应。水稻分蘖期遇37℃的高温,不仅减少感热水稻品种的株高、分蘖数、干物质重及叶面积和光合作用,而且还显著影响水稻根系的生长,甚至降低细胞膜的稳定性。
水稻分蘖期的高温胁迫会影响水稻产量,主要原因是:植株在高温条件下难以保持正常的代谢活动,包括光合作用,呼吸作用,酶的活性,两性器官的形成,养分的摄取等,使水稻无法正常维持个体的发展。
水稻分蘖期遇高温应加强水肥管理,田间宜保持一定的水层或日灌夜排,以水调温,避免田间缺水干旱;早追分蘖肥,促早生快发,结合防治病虫害喷施硫酸锌、磷酸二氢钾等,有减轻高温影响的效果。
云众地服务宗旨:帮助农民科普种植技术知识,解决农民种植的难题。更多种植技术知识,欢迎关注【云众地】
关于【稻田分蘖肥用什么肥料】和【用什么药能防止稻花香二号的倒伏】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热烈欢迎大家留言讨论,我们会积极回复。感谢您的收藏与支持!
发表评论